每次看日本杂志的时候,都不禁感叹,日本的少男少女怎么这么潮啊?即便是大叔或者主妇,都有自己的一套穿衣哲学。那么,日本的时尚与流行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每个阶段有些怎样的关键词呢?
正在东京新国立美术馆展开的这场「ファッション イン ジャパン 1945-2020―流行と社会」大展,就很好的诠释了流行与社会的种种“孽缘”。不在东京无法观展也没关系,CHIART为你详细盘点了整个展览的重点。
时间与时尚,到底有什么关系?
时尚与集体,又有什么相互影响因素?
当时尚放到了集体里,究竟是如何产生集体的共鸣?
当流行放到了社会里,又是如何创造属于一代人的共同属性和记忆?
1950s
50年代的日本流行
二战结束后的日本,掀起了西装裁剪的热潮。人们将和服等有限的物资,作为基础材料进行翻新、裁剪;学习西装的缝制在当时的年轻女性中非常流行。同时,50年代后期的电影界,也迎来了黄金时期,真知子卷发、太阳族等时尚潮流都涌现出来。
#真知子卷发(真知子巻き)
是指50年代电影《请问芳名》中,女主角真知子披巾包头的围法(真知子巻き)。
#太阳族(太陽族)
“太阳族”这一说法来自于1955年石原慎太郎的小说《太阳的季节》,书中主人公是富裕家庭的青少年,也是第一次“花花公子”这样的形象出现在日本民众的脑海中,这种不良学生的形象以及生活状态成为日本社会的新风潮。在此之后,日本也渐渐开始用“xx族”来形容某类人,如:”御宅族“”暴走族“”竹之子族”等。
長沢節/女性像(赤いコート)/1950年代/セツ・モードセミナー蔵
#杂志创刊
经历了战时言论自由限制的日本,在战后对阅读、交流、发表言论的渴望可以说是愈加深厚。加上此时西装剪裁的潮流,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46年7月,众所周知的文化服装学院也将《装苑》重新复刊,人们对服装的关注也不断上升。
#学校热潮
战争期间,人们对靓丽服装的渴望;战争结束后,战争遗孀们因维持生计的需求,女性们迎来了争相学习西装剪裁的时代。学校授课、时装秀、教科书、西装剪裁杂志、同学会活动等等,各种教学方式相辅相成,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西装剪裁运动。
映画 《君も出世ができる》
#先驱者
这段时间,时装设计师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除了开设个人的西装剪裁店,还要涉猎成衣的策划制作、兼任西装剪裁学校的教师、杂志编辑等多样的角色…当时的设计师,可以说是拥有多副面孔的先驱者。
「銀座四丁目」写真家稲村隆正
1960s
60年代的日本流行
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增长,日本的中产阶级越来越多,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以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彩色电视机逐渐走进普通家庭。当时已经可以生产出优质的成衣,使得西装从需要制作的物品变成了可以购买的商品。
1964年的东京奥运制服
#常春藤风格 #御幸族(みゆき族)
东京奥运会即将开幕的1964年的夏天,VAN品牌店所在的银座御幸大街周边地区,出现了常春藤风格的年轻人,他们穿着奇装异服,看似纨绔子弟,无所事事的在银座御幸大街游荡。60年代的青年们相继开始模仿这种“IVY STYLE”,概览整个日本时装史上,常春藤风格甚至可以代表整个六十年代。
1965年11月《Boy Life》杂志刊登的专题文章,模特是望月浩和布施明二人是以常春藤风格活跃在歌坛的艺人
#迷你裙 #审美升级
受60年代伦敦青年文化的影响,超短裙成为街头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1967年超短裙女神崔姬到访日本,在年轻女性间掀起了一股超短裙热潮。与此同时,诞生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日晒后的健康肌肤,被人们视为了美的象征,最具代表性的是资生堂的宣传海报。这种审美意识的变化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70年代。
資生堂ポスター
#学生运动 #嬉皮士
60年代后期,可以说是涉及全球的动荡时代。当时的青年群体开始否定既有的价值观以及社会体制,追溯自己的不同意见。这股浪潮也影响了日本,学生运动和社会运动愈演愈烈。1967年夏天,新宿街头出现了被称为嬉皮士的青年群体:略显肮脏的T恤衫和牛仔裤、长发、满脸胡茬的形象十分引人注目。
新宿の街角に集まるヒッピー服装の若者たち|1969年12月
1970s
70年代的日本流行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学生运动在街头巷尾进行得如火如荼,象征民主主义的T恤衫和牛仔裤,在原宿掀起了一阵时尚潮流。而以TD6为首的大批年轻的日本设计师,也在这一时期涌现。他们参加海外时装展,传播“民族性”“无性别”等服装新概念。
鋤田正義/Kansai Yamamoto×デヴィッ ド・ボウイ/1973年
#原宿 #表参道
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原本幽静的原宿住宅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7年表参道标志性建筑森英惠大楼落成,原宿成为了顺应世界潮流的、时尚敏感度较高的年轻人的时尚中心。设计师们热衷于聚集在Reon以及MILK这两家位于表参道和明治大街十字路口的咖啡店。
70年代の表参道|染吾郎撮影
#LifeStyle #POPEYE
70年代中期,日本经历了反主流文化的时代,社会上蔓延着对一切漠不关心的氛围。由于此时的日本年轻人更加关心自己的私生活,《POPEYE》杂志创刊,以这类年轻男性为目标,刊登时尚、体育、娱乐信息,引领着潮流;贯彻美式生活概念的店铺BEAMS也在原宿开业,成为了全日本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POPEYE No.1 1976 summer
#暴走文化
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进入了私家车时代。皮夹克、带刺绣的夹克衫、花衬衫;飞机头、墨镜、特攻服。由于此时的日本中产阶级已经有能力购买汽车或摩托车,社会上出现了驾驶着摩托车等横冲直闯的年轻人们展开了暴走族文化。
70年代暴走族
1980s
80年代的日本流行
80年代、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的日本,不乏探讨感性时代。为了象征这一点,彰显设计师个性的日本服装制造商品牌,也就是所谓的“DC品牌”提案的服装,充斥了整个街道。1985年,日本国内32个品牌参加的“东京时装周”,更是将日本本土的时尚热潮推向了更高一层。
#竹之子族(竹の子族)
1979年,代代木公园附近的步行者天堂出现了一批热衷于跳舞的年轻人。经常在竹之子服饰店购物的他们,也被称为“竹之子族”。无性别之分的妆发、色彩鲜艳的哈伦裤,是他们标志性的装束。多达3000多人的团队,使这风靡一时的潮流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随后,原宿的步行者天堂也就成为了日本青年文化的传播地。
原宿1980日曜日のヒ-ロ-たち|渋谷典子
#乌鸦族(カラス族)
1979年,另外一种风潮也开始萌芽。“DCブランド“(designer's&character's)强调设计师品牌和个人印象的着装风格,开始备受时尚人士的推崇。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日本服装设计师,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人为这种 不对称、全黑、破洞、无性别 的东方设计元素而着迷。这股黑色的浪潮,也成为日本街头时尚的主流。
80年代乌鸦族
#不良文化 #制服
自7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这一社会问题,使问题少年的另类学生装步入了日本潮流的视线。其中,短兰上衣、Bontan裤等学生制服,也是也别注重细节,会在内侧装饰刺绣、缝制纽扣等,令穿着者能够实现个性化,创出当下的流行。
達川清 | HYSTERIC GLAMOUR 1988
#精致至上主义 #Olive
80年代中后期,缎带、徽章等装饰性很强的服饰,以及叠穿、男性化的穿搭在年轻女性群体间流行开来。而这些风格,都来自Olive杂志的推荐。
オリーブ 1986年3月18日号
1990s
90年代的日本流行
90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时尚流行的中心转移至了街头,年轻群体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传播时尚的主力军。互联网的普及,也推进了新兴杂志的层出不穷,这些杂志刊登的读者模特们更是成为了创造流行的时尚先锋。
#里原宿 #StreetWear
93年的原宿小巷里,NOWHERE的开业迎来了Streetwear的诞生。聚集了A BATHING APE®和UNDERCOVER两大品牌的NOWHERE,瞬间赢得了时尚敏感度较高的男士们的心,而这一片由NOWHERE为中心辐射出的商店街,也从此被称为90年代的时尚不得不提的潮流新传播地:“里原宿”。
1993年 NOWHERE店铺
#街拍杂志 #FRUiTS #TUNE
至今仍被青年群体作为穿搭模范的FRUiTS,正是在90年代末、由青木正一创办的街拍月刊杂志。年轻人围聚一起、等候被FRUiTS、TUNE等杂志主编挖掘、被摄影师进行拍摄的场面,正是从青木开始,而这种群聚现象也由此被称为“等待青木”。即使目前该杂志早已停刊,但依旧成为了传达街头时尚的独创性和原宿时尚层深度的绝不能忽视的重要讯息。
#涩谷辣妹
另一道在90年代被刮起的风,便是由小室哲哉 策划的安室奈美惠造型。身着超短裙、脚踏厚底靴、加上小麦色肌肤以及细眉的安室辣妹造型,相信大家没少在日剧亦或是电影里看到。而正是这不在意别人的眼光、重视自我感觉的独特造型,在当时甚至现在的社会中构筑起了特有的文化,席卷日本全国。
野上真宏 |《shibuya1999》
2000s
千禧年的日本流行
受到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影响,21世纪初的日本迎来了快时尚的普及,而街头的潮流动向,尤其是kawaii文化,也成为了同时代设计师们的灵感之源,甚至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以原宿为中心,很多年轻人对源自西方的哥特、洛丽塔等视觉系风格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和诠释。
#Gothic哥特 #Lolita洛丽塔
2004年,以小说《下妻物语》为原本进行翻拍的电影中,主人公全身上下都穿着BABY,THE STARS SHINE BRIGHT,成为了洛丽塔时尚的起点。同时,源于朋克和重金属音乐的哥特黑色基调造型,伴随视觉系乐队热潮的再次燃起,在日本全国赢得了热烈支持,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
映画《下妻物语》
#巴黎的活跃
步入21世纪,巴黎活跃着亚历山大·麦奎因、维果罗夫、侯赛因·查拉扬等富有独创性的设计师,他们的每场时装秀都会引发热议,受到广泛关注。在此环境下,津森千里、三原康弘、渡边淳弥、栗原Tao等日本设计师也逐渐开始将新品发布地点转移到巴黎,在欧洲的舞台上呈现日本时尚的多样化发展,利用先进技术,表现融入可爱和街头元素的设计。
minä perhonen/“pot-au-feu”《コート》/2015年
2010s
2010的日本流行
2011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福岛的东北大地震,以及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日本的经济形势进一步下滑,从而人们开始追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对环境影响较小且经济负担较轻的生活发展方式。同时,在快时尚逐渐自成一体的当下,追求极简风格的“性冷淡风”也在日本登场。潮流不再只是象征一个时代的大规模流行,引发少数人群共鸣的小范围潮流也同样存在。
濱田明日香 | もののかたちの服「カーペット」
#回归日本
随着振兴地方经济和访日外国人的增加,生活在日本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片土地,年青一代也越来越重视日本的传统以及当代独有的魅力。随即,地方开始积极复兴此前被忽视、濒临衰退的日本传统产业和技术,设计师也逐渐开始遍访日本各地、拜访工厂、与掌握当地传统技术的匠人合作,在此基础上制作服装,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マトフ」2019-20年秋冬東京コレクション
#制服
制服可以说是日本独自发展起来的一种服装文化。近年,也出现了从自己经常穿着的制服中获得灵感,开展创作活动的设计师。以制服为起点的AKIKOAOKI、以青春时代为主题开展设计的KEISUKEYOSHIDA等,都是以制服文化为起点、在日本时装登场的代表品牌。
KEISUKEYOSHIDA 2015年
#街头时尚新定义
此外,很多与快时尚相对立的奢侈品品牌,也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群体,在提出时尚方案前,开始认真考虑街头服装。将奢华面料和街头时尚元素的大胆结合,在涩谷、原宿等街头,经常能在同一身搭配设计中找到。这类将工作服和军装等相应历史背景融合于其功能性和随意感的设计,得到了当下很多人群的认可。
sacai / サカイ 2017-18年 秋冬コレクション
NOW
而在社交网络渗透到各个年龄层的现在,人们习以为常地传播并接受着不同的信息。在此背景下, Covid-19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在限制外出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种族和性别歧视等长期存在于社会的问题相继显现。
在这样的环境下,时尚的作用和可能性再次受到了质疑。长期被外界评价为颇具独特性的日本时尚,未来又将呈现出何种面貌呢?
东京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