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东京大学是一所世界级著名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和七所旧帝国大学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据不完全统计,东大培养了包括11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沃尔夫奖得主、1名菲尔兹奖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国)国会议长在内的一大批学术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无可比拟。
综合考虑背景与能力
选择社会学方向
从高中起,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文科方面的成绩要比理科好一些,英语基础也不错,所以考虑再学一门语言会相对轻松一些。于是填报志愿时,我报考了上外的日语专业,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去日本继续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日语水平和专业知识。
下定决心后,我从朋友那里得知了知日塾,朋友告诉我,知日塾在培训方面非常专业,教师团队跟教学资源都很优秀。听到这些,我非常心动,但还是想自己去了解一下。

来到知日塾,与知日塾的担当老师赵老师的初次面谈,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赵老师非常专业,不仅对我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为我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备考计划。她耐心地解答了我的所有问题,让我感到非常放心。
此外,了解到上外学姐付同学也在知日塾学过社会学,并且成功合格了京都大学、北海道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这让我对知日塾的教学质量更加有信心了。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也参考了塾里老师的建议,最后决定报考社会学。因为我觉得社会学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涉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而我的本科专业虽然是日语,但并没有专门深入某个特定领域。如果我要选择像经济学这样的专业,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数学课程,对我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选择社会学更符合我的背景和能力。
SGU申请失利 ️
勇敢转向修士考试
在准备赴日留学后,从大四下半学期开始,我首先尝试申请了SGU(Super Global University),除了位于东京的早大亚太之外,我还申请了如广岛大学这样的地方国公立。
申请SGU期间,我内心十分煎熬。起初,我对自己挺有信心,觉得有六成把握能通过。然而,第一所学校拒信的到来让我大惑不解,开始怀疑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更令我难受的是,各校通知时间不一,比如埼玉大学在5月底告知结果,上智大学则要到6月初,这样的等待过程让我倍感煎熬。
后来,其他学校的拒信也陆续收到,我的心情反而渐渐平静下来,甚至有些麻木了。连续几次的失败让我明白,这件事可能比我想象中更难。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开始认真反思,试图找出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研究计划书不够出色,也可能是申请的教授研究方向与我不匹配。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不再沉溺于失败中,告诉自己既然还要来日本,就先接受现状,理性分析自己的不足,为之后的考试做准备。
于是,SGU申请失败后,我转向了修士考试。我的指导老师赵老师建议我尝试报考东京大学,她认为我的英语水平不错,且对国际协作领域有兴趣。起初,我并没有考虑东大,觉得能考上地方的国立或公立大学就很好了。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决定尝试一次,最后只报考了东大一所,万幸的是合格了。

图/东大募集要项文件
备考心得
针对弱项加强练习
在准备东大的修士考试时,我发现还需要掌握一些国际协力的知识。虽然刚开始我对这个领域并不熟悉,但我没有太排斥,心想既然都是新知识,那就试着去学学看。于是,我用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来集中备考。国际协力的内容挺广泛的,短时间内我没法深入了解每个细节,所以我就把重点放在理清逻辑框架和弄懂关键词上。不过,国际协力学科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确实是我的弱项。这个领域的知识很繁杂,我总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仔细研究了东大的过去考题,尝试理解这些问题的回答思路。同时,我觉得东大在出愿要项中提到的关键词很重要,因为它们很可能就是学校出题的重点。我会先弄清楚这些关键词的意思,然后再读读相关书籍来补充知识。对我而言,分析过去考题是复习的重点,这样能更准确地了解学校的出题方向和考试特点,比盲目地看教材或其他资料要有效。

图/东大的出愿要项
在备考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赵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她带我了解了研究计划书的写法,还教我了一些国际协力的基础知识。赵老师会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给我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她特别擅长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帮我们确定研究方向和报考学校。从写研究计划书到选学校,她都给了我全面的支持,让我在备考时感觉更有底气和信心。

图/ 杨同学的学习笔记
东京大学考试实录
参加东大的修士考试时,上午是托福ITP考试,地点在东大校区,下午则是专业课笔试,专业课的内容侧重于开发和环境领域。记得当时有道题目给了一张图表,横轴是各国的GDP,纵轴则是碳排放量,要求我们根据这张图表分析GDP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并探讨背后的原因,最后还要提出解决方案,并考虑这些方案可能遇到的难题。
为了这次考试,我主要复习了历年的真题。因为我报的是“国际协力专攻”,所以在答题时,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题目或者感觉内容不够充实,我就会尽量把“国际协力”这些关键词融入到答案中。这样做,即使遇到不熟悉的题目,也能尽量覆盖到学校的重点,提高答案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托福ITP考试比正式的托福要简单,所以英语部分我没太担心,专业课考试可以选择日语或英语,我选了英语。答题时,关键是明确关键词,尽量把这些关键词融进去,表达清楚简洁,让考官明白你的意思就好,语法不必太复杂。
面试环节有7到8位教授,但时间很短,只有10分钟。每个人需要准备一张PPT,介绍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或者一篇能体现研究能力的论文。我把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总结在PPT上,然后提交给教务,面试时,PPT会显示在大屏幕上。
先是3分钟介绍论文,时间卡得很紧,我虽然没讲完,但核心意思传达到了。3分钟一到,教授们就会打断,接着是7分钟的提问。他们会根据我的论文提问,也是计时的,时间一到就结束。总的来说,面试时间短,但得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研究要点展示出来,提问时也要能快速、清晰地回答教授的问题。

图/ 杨同学的学习笔记
考学的孤独是常态
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在申请SGU项目时,我发现自己的考学节奏与身边几位已经在日本语言学校的朋友大不相同。当时,我正值大四下学期初,而他们还未开始准备申请,这种时间上的错位让我们很难有共同的话题。更特别的是,我并未选择语言学校作为过渡,而是直接用旅游签证参加考试,这使得我难以找到能够分享考学经验的伙伴。因此,很多时候,考学的道路确实显得格外孤独。
说实话,我对于如何有效克服焦虑并没有太多心得,其实,我一直是个容易焦虑的人。特别是当所有的SGU申请都未能成功时,那种迷茫和无助的感觉尤为强烈。但后来我意识到,既然申请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那么我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调整心态,到日本后重新适应节奏,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毕竟,焦急和抱怨无法改变任何事情,我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
当内心感到极度消耗时,我会找朋友或家人倾诉,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有时,我也会通过打游戏来放松自己,暂时忘却压力。其实,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焦虑,但我知道,在这种情境下,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到焦虑,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缓解和面对它。
老师寄语
小杨是一个活泼可爱,认真踏实的小姑娘。她的英语成绩非常优异,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都非常到位。记得刚接手小杨的时候,我们的规划是SGU项目和普通的社会学考学两手准备同步进行,又由于她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托福成绩了,所以感觉做国际协力方面的研究对她来讲比较能发挥出她的长处,就毫不犹豫地定题了。一开始一直都是在线上交流的,尽管隔着屏幕,但在zemi课程中,小杨通过学术论文和个人研究计划书的发表,以及对某些观点的表达,充分展现了她的踏实与谦逊。在计划书的写作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小杨的逻辑性也很强,对于文章的总结能力也很高,自己也非常主动地来问我关于先行文献中出现的难解的问题,所以研究计划书做成的效率非常的高,当时就觉得这个孩子一定能成功。我觉得小杨卓越的英语能力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而在国际协力中的国际教育支援领域的探索,也展现了小杨内心深处那份对世界温暖而深情的关怀。
非常非常欣慰的是,最终小杨如愿进入了日本最高学府的东京大学等待开启未来对于世界的探索。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种,选择用它去照亮他人的人生的这份使命感和勇气,是许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地。我相信,无论未来的道路有多坎坷,小杨都会以温柔而坚定的步伐,走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万丈。
——赵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