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道大学Hokkaido University
北海道大学,简称北大(ほくだい),是本部位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日本综合研究型国立大学 ,也是日本旧帝国大学之一。北海道大学创立于1876年,其前身为札幌农业学校,是日本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

北海道大学在札幌市和函馆市设有两个校区,现有12个本科学院、25个研究生院、5个附属研究所、及众多校内共同教育研究设施 ,是一所以研究生院为核心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从广告到传媒✍
我的日本留学心路
我的本科专业是广告学,偏文科。从大三开始,我就开始纠结自己大学毕业后要干什么,当时大家都很迷茫,周围人纷纷讨论要不要考研或考公,而我觉得国内考研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从而萌生了出国的想法。最终考虑到日本距离近且对我而言留学体验可能会更好一点,我选择了去日本留学。
做出赴日留学的决定后,我就开始在一些社交媒体上搜集留学资讯。在搜集的过程中知日塾的品宣吸引了我,正好知日塾总部在成都,于是我就直接去了线下咨询并决定尝试传媒方向,因为它与我的本科专业有一定重合且我自己也对此感兴趣。
然而,深入学习后我发现,日本的传媒学与我本科所学的广告学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学的广告学知识在日本更偏向于经营学,而日本的传媒则更注重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等基础理论。虽然这些内容我在大学也学过,但当时并未作为重点。

图/王同学笔记
日语基础薄弱
坚持铸就成功
自从报名知日塾后,我从大三下学期起便踏上了同时学习日语和专业课的征程。那时的我,日语基础薄弱,面对讲义内容几乎完全无法理解。但我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借助翻译软件,一段一段地将讲义翻译成中文,坚持不懈地学习。
在习题课上,最初因为不会日语,是用中文来书写答案,但慢慢地我开始尝试用日语进行练习。习题课对我而言,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它帮助我逐渐养成了日语写作的习惯。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我同样付出了很多精力。我总共选了四轮知日塾的传媒课,每一节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反复复习。

图/王同学笔记
考试前,我参加了考前冲刺课,课上丁老师会强制我们练习写小论文。写作过程困难重重,但每次完成后,丁老师都会认真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讲解。在讲评过程中,他还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去帮助我们理解。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我的写作能力不仅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还掌握了一些宝贵的写作技巧。
我认为自己考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踏实与坚持。无论上哪种课程,无论身边有多少人逐渐松懈,我都能够做到跟进到底。也正是在习题课上一轮又一轮的练习中,我逐渐摸索出了日语的表达方式,为最终的考学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遇良师益友
共同奋进
在知日塾,我遇到了三位杰出的老师:焦老师、丁老师和于老师。焦老师为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系统全面,极大促进了我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于老师负责Zemi和习题课,讲解细致入微,尤其在名词解释上提供了详尽的参考。此外,于老师性格幽默,常常会分享一些考学情报,和他相处更像是朋友,能让我们愿意主动学习。
丁老师文化素养特别高,每次的讲授都带来了新视角,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在研究计划书定题和写作上,丁老师都在耐心地指导我。

图/王同学笔记
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大家关系都非常融洽。我们中有一些是从同一个语言学校过来的,经常一起分享信息、相互帮助。尤其是我与一位同样非日语专业背景的女生,因为有共同努力的方向,相处交流时能够理解彼此,相互给予了许多力量。
日语方面不自信
择校时的考量
在择校过程中,我最初倾向于申请上智大学。这主要是因为我了解到上智大学的入学主要侧重于笔试成绩,而面试时间相对较短,仅有十分钟左右。再考虑到我日语起步较晚,并非日语专业出身,且之前的学习主要集中在N1考试的阅读和听力部分,口语练习相对不足,因此我认为上智大学是一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图/王同学笔记练习
至于北海道大学的选择,是因为遇到了丁老师。当时,我的研究题目迟迟未能确定,直到出愿前两个月才最终敲定。在丁老师的建议下,我迅速按照北海道大学的要求完成了出愿书类的准备,并幸运地赶上了北海道的出愿时间。提交申请后,我顺利通过了考试,并被北海道大学录取。所以我非常感谢丁老师能够推了我一把去考北海道大学。

兴趣引路
努力寻找研究方向
一开始选择来日本留学,我是出于对在日本能够有机会深入研究自己喜欢事物的向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学术研究与个人兴趣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做研究不仅需要热情,更要有严谨的逻辑和充足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
因此,在最初阶段,我基于自己的兴趣提出的几个研究方向都未能得到认可。为了找到更合适的研究领域,我开始深入研究各个学校老师的研究方向,并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却依然感到思路不够清晰,对于具体的研究内容感到迷茫。

图/参考书籍
转机出现在我关注时事新闻时。作为传媒专业的学生,虽然我不想局限于新闻方向,但传媒与新闻紧密相连。当时“留守儿童犯罪”这一社会热点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从这个议题入手,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在不断地向老师请教和自我探索中,我最终确定了以“留守儿童报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并非仅凭兴趣就能轻松驾驭,而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当然,如果对某个主题有强烈的兴趣,也可以勇敢地去尝试研究,但同时也要做好面对挑战和碰壁的准备,并学会在现实中寻找更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研究方向。
北海道&上智
校内考实录
申请北海道大学和上智大学的过程各有其特点和挑战。北海道大学的申请中,笔试以小论文为主,题目相对宽泛,而面试则深入探讨了研究计划书及相关活动报告。面试过程中,老师们不仅关注研究计划书的细节,还通过提问了解申请人选择该校及研究课题的动机。
对于北海道大学的申请,我认为语言成绩和研究计划书是关键审查标准。尽管我的日语成绩相对较低,但通过模拟面试的准备,我在口语表达上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自我陈述环节,通过提前准备口语化的稿子并多次练习,我逐渐克服了口语不佳的难题,并在面试中得到了教授们的认可。

相比之下,上智大学的笔试难度更大,包括一篇大论文和三篇涉及日本新闻史的小论文,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面试相对简单,但面试官会直接询问笔试作答情况,使得整个申请过程压力不小。
我在上智大学的申请中未能成功,反思后认为问题在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因此,对于有意申请上智大学的同学,我认为可以仔细学习一下日本新闻史的内容,以应对笔试中的挑战。

另外无论考哪个学校,我建议首先要尽早取得双语成绩,这样能在申请过程中心态会稳住心神。如果成绩迟迟没有出来,到了最后会更慌张。同时,做好考试规划,合理安排日语和英语的考试时间,特别是日语考试一年只有两次机会,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充分的准备和规划,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接下来的申请流程,提高申请成功率。
老师寄语
你可能曾经觉得自己不够好,但我一直看到你内在的潜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希望这次的成功能让你更加相信自己,未来无论面对什么挑战,你都有能力去克服。你已经证明了,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达到甚至超越自己的期望。
在新的学习阶段,继续保持你那份勤奋与谦逊,同时也请记得为自己感到骄傲。你将会在新的环境中发现更多的机会和挑战,相信自己,你会做得非常出色。
——主讲老师 丁老师

版 权 声 明
○
知 日 新 媒 体 部 出 品
未 经 允 许 不 得 转 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