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u.wechat.com/MCzHykcgMHUYCMzGLauWq6U (二维码自动识别)
ABOUT
名古屋大学
Nagoya University
名古屋大学简称名大,是本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的顶尖综合研究型国立大学。名古屋大学创始于1871年。1939年,名古屋帝国大学成立。1947年,更名为名古屋大学。

迄2022年,名古屋大学已诞生7位诺贝尔奖、1位菲尔兹奖、1位沃尔夫数学奖、3位京都奖、36位日本学士院奖、2位日本国际奖、14位日本文化勋章得主 。“多样与包容,对年轻人的信任,以及心无芥蒂地促进青年人成长”是该校的传统学风。
考研失利
一波三折的求学经历✈️
我曾两次访日:一次是初中毕业后的跟团旅行,大多时间都在购物,对日本文化了解有限;另一次是大一时,作为校代表参加友好城市活动,访问富山县,因为已经懂了些日语,所以和当地的大学生交流得非常愉快,这一次让我对日本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科期间,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非常多,但我因为我已经决定要参加国内考研,所以并没有参加。到了大三选考研专业时,我选择了跨专业门槛相对较低的新传作为考研方向,四川大学作为目标院校。2021年底,考研笔试成绩公布,我的分数远超前一年川大新传的分数线,本以为能够稳上岸时却未料到当年分数线猛涨,最后虽达到了复试线却遗憾落榜。
考研失败后,我在一家日本IT公司工作了半年,发现编程其实并不适合我。这促使我开始了第二次考研,这一次我几乎未做准备,加之当时身体状态不佳,意料之中地失败了。

图/南同学拍摄
随后,我决定来日本留学。由于家中有在日本留学过的家人,对日本的一些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日本留学似乎成了合适的选择。然而,由于对日本留学缺乏专业了解,又误信了某些机构的建议,忽视专业,盲目报考了筑波大学的研究生,所选研究室的方向则是围绕政治、经济和国际法。更紧迫的是,该研究科每年只招生一次,如果我错过了当年的招生,就意味着若要继续,我得等到2024年才能再次尝试,2025年才能入学。更让我感到沮丧的是,我选的导师一次性接收了九名研究生,竞争相当激烈。
我原本希望能够尽快开始学习,特别是我已经具备新传的基础知识。我不想转换专业,只想继续深造,但专业选择的失误操作让我感到很无助。所以经过思考后,我暗下决心,继续走新传的路。
中日新传的区别
在日常中调整思维方式
最初学习新传专业时,我并没有什么抵触感,反而觉得挺有趣的。不过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这是一门值得以兴趣的态度去学习的学科,如果将其当作一门专业来对待,可能就会感到压力了。

图/南同学笔记1
对比中国的考研和日本的考学,我发现在日本学习新传与国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同。例如,经典理论的学习基本相同,如效果论和媒介论等,将这些理论从中文转换为日语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然而,日本的教育与中国在根本的教育理念上有所不同,这一点在我的初次尝试写小论文时被老师指出。我曾被告知我的论文过于强调特定的意识形态,很像是chatgpt写出来的,这让我开始调整学习方法,认真听课和参考丁老师的课件以及去与老师更频繁地交流,通过和老师的沟通慢慢改变我的思维方式。
至于选择学校,我想去顶尖院校,但是东京的院校竞争激烈,所以我更倾向于报考地方的旧帝大。
我与知日塾之间的故事
因为我计划11月末至12月出愿,12月准备考试,时间紧迫。私塾能帮助我提升学习效率,让我专心学习,避免繁琐的资料搜集和学校筛选。所以在对比了几家私塾并试听了知日塾课程后,我选择了老师授课方式更易理解,且咨询过程更正规负责的知日塾。

图/南同学笔记2
至于和老师的交流,丁老师陪伴了我全程。完成研究计划书后,我就告诉了丁老师我的择校标准,丁老师就我的想法推荐了几所学校,我也自行寻找了几所备选。虽然当时我迫切的想先确定好申请学校,但老师还是提醒我,虽有人短期内考上,但也要做好最坏打算,可能需要再读半年或一年。
专业指导+心理疏导
助我成功上岸
来到知日后,我最大的进步应该是在写小论文时表达观点的能力。可能因为我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更偏向于国内考学,所以我经常和老师交流,分享一些我对于社会热点的看法,通过这种轻松的聊天方式来拓宽我的思路。
为了进步地更快,我开始更加专注地准备考试,查看过去问,并练习答题。虽然我上的是大班课,老师难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需要自己掌握学习的节奏。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次我给丁老师发学习方面的问题或有想让老师看的东西时,丁老师都会给予我细心的指导。

图/南同学拍摄
不仅仅是专业上的,在整个考试过程中,丁老师在我的心理调节方面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举个例子,东北大学,因为它的考试是线上的,没有笔试,他们会在我出愿后给我一个课题,要我写一篇1000字的小论文。这篇论文会在面试时作为参考,他们会根据我的论文向我提问。
当时的我不知道如何下手,整个人状态不好,读的参考资料也不多,感到非常迷茫。只不过由于时间紧迫,我还是强迫自己写出了一些东西,并把它发给了丁老师。丁老师在看后指出了一些书面语言的使用不当,但他的纠正不是指责。当我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下意识感到惭愧时,老师却告诉我不需要总是抱着这种抱歉的态度,这一件小事儿,却给当时焦灼不安的我带来了些许安慰。

图/南同学笔记3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能成功考学离不开丁老师对我的帮助。我有次跟朋友聊到,说如果没有丁老师的帮助,我可能早就半途而废了。因为整个备考过程中,从选择学校到了解考试流程和各种细节,我几乎没有和家人讨论过,他们也很少问。在没有其他可以倾诉的人的情况下,我和老师的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
针对性备考
名古屋大学考试现场实录
过去的半年对我来说非常的煎熬。由于老师同时指导9名研究生,我们之间的交流非常有限,且没有固定的上课要求。导致我每天只能独自前往图书馆,根据研究需求选择资料学习,这种高强度的自学状态让我晚上回到家时常常感到无助,崩溃乃至大哭到睡着。
尽管如此,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我自学时,会反复听丁老师的课程,复习PPT,特别是学习论文写作中的固定日语表达,这对准备名古屋大学的考试帮助很大。

图/南同学准备考试文档
在研究计划书方面,我一共制定了两份。第一份是在老师的建议下确定的,我们讨论了研究动机,并确定了研究题目,之后我根据老师的反馈进行了多次修改后完成。与此同时,丁老师建议我可以尝试写第二份研究计划书,于是我开始思考另一个研究主题,并迅速完成了它。两份计划书都着重于方法论,因为老师提醒我面试时可能会深入考察理论方面的问题,需要全面准备并确保对相关理论背景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我的第二份研究计划书关注的是一个特定于中国的现象,但其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源自日本。我特别担心面试中会被问到为什么要在日本研究这个中国现象。这个问题在我申请东北大学和筑波大学时,特别是我选择的“国际日本”专业时,成为了一个共性问题。面试官们都询问了我的研究计划与他们的课程设置有何联系。
所以我建议之后要来日本考学的同学,研究不仅要关注中国现象,还要强调这些现象在日本及全球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

图/ 南同学学习主要工具
面试时,是可以带研究计划书进入考场的、需要时可以查看,但我因为紧张几乎没看。介绍完毕后,面试官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研究计划的问题,甚至测试了我的英语能力。虽然我的英语水平一般,但老师们都很友好,允许我用日语回答。除此之外,面试中有些问题很出乎我的意料,比如关于性别研究和“2.5次元”书籍的探讨,因为我的研究计划书并不直接涉及这个领域,所以只能依靠积累、现场理解和之前与丁老师的讨论来应对。
最终,除了名古屋大学,其他学校都未能录取我。但其实名古屋大学的面试对我来说也是一场考验,我只能尽力回答每一个问题。

图/南同学剪影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专注于现在能做的事,别太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回想起来,备考时的最大焦虑往往源于对焦虑本身的感受,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担忧,专注于当下。
老师寄语
行动力是你成功的关键,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做自己。这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事情。祝愿你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能够做到,不要道歉要前进,不要发疯要理性,不要答案要思想,不要内耗要自信。最後の一言、自由に歩けるということは、人生を、自信を持って歩いていけるということなのだ。
——主讲老师 丁老师

版 权 声 明
○
知 日 新 媒 体 部 出 品
未 经 允 许 不 得 转 载